近年来,各地高中阶段教育考试不断改革,模拟考试层出不穷,一些家长和学生也吐槽:学习是为了考试,考试是为了考大学,而考大学又是为了工作。究竟是学习进步更重要还是考试成绩更重要,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。回到历史上看,考试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追溯到唐代,而具有广泛影响的科举制,则被不少人视为考试制度的鼻祖。
科举制在中国大约存在了1300多年,它是王朝用来选拔政治精英的一种考试制度,也是国家晋升长官的途径。每三年或五年,在县、府、省、京师等各级政府内分别进行一次科举考试,取得科举合格者就能入仕从政,成为一方官吏、名流。科举考试在唐代达到鼎盛,但随着时代变迁和官僚阶层的堕落,明朝中后期的科举制度呈现陷入僵局的局面。直到明末清初,有人提出了科举制的改革方案,这也促进了晚明时期教育的迅速发展。
科举制度的推行过程中,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人墨客,如杨时、苏轼、吕渭、王安石等人都是科举出身,在文学、政治、科学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。同时,科举制度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,如“死读书”、“枯燥无味”等,这种严苛的考试制度也给许多人带来了心理负担。科举制度最终在清朝时期废除,但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考试制度影响深远,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科举文字和传统文化。